
BIO Asia–Taiwan 2025 經濟部技術司專館開幕儀式,展現產官研攜手推動大健康產業、深耕精準醫療的決心。左起為生技中心執行長李財坤、食品所所長廖啓成、愛之味股份有限公司總監周俊良、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簡任技正戴建丞、鑫品生醫總經理歐明昌、工研院副總暨生醫所所長莊曜宇、及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長陳俊瑋。
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今(24)日於BIO Asia–Taiwan 2025亞洲生技大會邀集工研院、食品所與生技中心三大法人,共同打造技術成果專館並舉行開幕儀式。專館展出12項創新成果,涵蓋保健、預防、治療等領域,展現我國生醫科技研發實力,為大健康產業注入創新動能。其中以為銀髮族著想、兼具營養與口感的「植物性蛋白飲品精準調配與設備整合技術」、可延長疫苗效力的「免疫長效型CD40配體核酸疫苗佐劑」,以及降低副作用、提升療效的「新型抗發炎藥物FPR1拮抗劑」等三項亮點技術最為吸睛,展現我國在關鍵生醫技術的研發成果與應用潛力。
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簡任技正戴建丞致詞指出,本屆亞洲生技展適逢國際政經局勢動盪,藥品作為攸關民生與公共安全的關鍵戰略物資,所受影響程度尤為顯著。臺灣在研發實力、法規環境與製程技術等面向具備優勢,是國際藥廠可信賴的合作夥伴。為深化接軌、擴大合作,我國應整合上下游資源、強化技術密度與全球競爭力。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持續扮演產業後盾,鏈結法人、整合資源,從研發到資金挹注,提供多元政策工具,協助產業升級。此次專館的展出,即為法人團隊長期投入的成果,並以「三段五級預防」為主軸,串連「精準醫療」與「安寧照護」的應用成果,展現技術司與法人在落實健康臺灣政策上的積極作為。
食品智慧調控相輔相乘 攪拌出植物基好口感
為了追求健康,植物奶正逐漸成為保健食品的重要選項。然而,傳統植物奶受限於設備與製程技術,常出現結塊、漂浮物及口感粗澀等問題,難以滿足銀髮族與日常保健族群對順口口感與穩定品質的需求。為此,食品所運用「植物性蛋白飲品精準調配製程與設備整合技術」,整合食品科技與智慧製程,精準掌握混合、乳化、破碎等關鍵製程,使植物奶粒徑均一、口感滑順,協助業者開發更多兼具健康與美味的產品。
現場除展示調配設備模型外,觀眾亦可透過植物基冰淇淋、甘藷泥等多樣應用體驗,感受好吃、好喝、好看又好玩的保健飲品魅力,實現營養照護與美味生活的完美結合。
新穎核酸疫苗佐劑 延長疫苗保護時間
為提升國人健康防護力,並強化我國疫苗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,工研院成功開發出創新技術「免疫長效型CD40配體核酸疫苗佐劑」。該技術創新運用六倍體CD40配體,以核酸形式攜帶抗原,具備「雙重免疫活化」機制,能同時啟動抗體生成與毒殺型T細胞的免疫反應,顯著提升疫苗的保護效果與持久性。
相較於以現行CD40抗體作為佐劑,該技術不僅大幅降低細胞毒性,減少副作用,其在抑制小鼠腦腫瘤的復發效果超越國際同類產品2倍以上,並對淋巴癌腫瘤預防展現出長達6個月的持久免疫保護力。此創新佐劑除了能延長疫苗保護時間、實現長期免疫力外,也有助於降低追加接種頻率,為疫苗施打策略提供全新選擇。
目前,工研院已與鑫品生醫攜手合作,持續優化免疫細胞的擴增製程,期望未來能廣泛應用於傳染病與癌症的免疫治療,推動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,並為我國在新型疫苗佐劑與生醫關鍵技術的自主布局注入創新動能。
拿回呼吸自主權 呼吸疾病用藥新選擇
肺部是人體至關重要的器官,維持呼吸與生命運作的核心,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,全球十大死因中有三項與肺部相關。面對空氣污染、高齡化與疫情後遺症等導致的肺部發炎疾病人口攀升,但目前對此類肺部發炎相關疾病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(ARDS)等缺乏有效治療藥物。
為此,生技中心開發出市場首見用於治療肺部發炎疾病的FPR1拮抗劑,可有效調節嗜中性白血球活性,降低肺部發炎反應。該藥物可在細胞膜外直接作用,避免進入細胞造成干擾,具高專一性與安全性,動物實驗顯示療效優於現有藥物Elaspol,且副作用顯著降低,未來更可發展為吸入式劑型,實現藥械合一精準治療新世代。
技術司專館推出12項科專亮點成果 全方位照顧國人健康
在經濟部技術司專館今年展出的12項創新技術中,除上述三項亮點外,也將也展示了運用AI技術或與AI相關的研發成果,例如工研院的「腫瘤外泌體富集檢測技術」與「外泌體分離純化與分析檢測服務」,以及食品所的「營養飲品智動調製」,體現我國AI生醫的研發實力;在治療藥物研發進展方面,工研院展出「巨噬細胞嵌合抗原受體核酸藥物組成用於癌症治療」及「挽救乾式黃斑部病變視力之眼藥水開發」,而生技中心推出「強化型自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CAR-T免疫細胞治療」、「市場首見NTSR1靶向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藥物」,為癌症與眼科疾病帶來全新治療契機。此外,食品所結合其專業技術開發的「植物動脂肪替代技術」和「微生物在食品質地與風味修飾技術」,順應動物替代趨勢,重新定義植物肉的口感與品質,為植物基產業注入創新動能。
歡迎對經濟部技術司專館興趣之業者及民眾,於7月24到27日前往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蒞臨技術司專館參觀,展位號碼為N303A,一起親身體驗臺灣生醫技術的創新成果。
行政院長卓榮泰今(24)日參觀經濟部技術司專館,對於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與工研院、食品所、生技中心三法人打造的技術成果給予高度肯定。左二為工研院副總暨生醫所所長莊曜宇、左三為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簡任技正戴建丞、左六為衛福部部長邱泰源、左七為行政院院長卓榮泰、左八國科會主委吳誠文、右八為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博士、右四為生技中心執行長李財坤、右三食品所所長廖啓成。
生技中心開發『新型抗發炎藥物 FPR1 拮抗劑』,能調節嗜中性白血球活性、降低肺部發炎反應,未來可望發展為吸入式劑型,為呼吸疾病治療提供全新選擇。左起生技中心李財坤執行長、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戴建丞簡任技正、生技中心李應宣所長。
生技中心展出技術簡介說明:
- 新型抗發炎藥物FPR1拮抗劑
面對空氣污染、高齡化與疫情後遺症等導致的肺部發炎疾病人口攀升,生技中心開發出市場首見用於治療肺部發炎疾病的FPR1拮抗劑,可有效調節嗜中性白血球活性,降低肺部發炎反應。
該藥物可在細胞膜外直接作用,避免進入細胞造成干擾,具高專一性與安全性,動物實驗顯示療效優於現有藥物Elaspol,且副作用顯著降低,未來更可發展為吸入式劑型,實現「藥械合一」精準投藥的新世代精準治療新標竿。
- 強化型自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CAR- T免疫細胞治療
實體腫瘤長期困擾CAR-T治療的成果,其主要的原因便是腫瘤微環境壓抑T細胞活性。生技中心自主研發的Armored CAR-T細胞平台技術,可讓CAR-T細胞自行分泌抗PD-1抗體,有效解鎖免疫煞車機制,提升T細胞進入腫瘤與殺傷能力。
該項技術可客製設計應用於多種腫瘤標的,並提供產業界CAR-T細胞製備與特性分析服務,推動臺灣實體腫瘤免疫治療技術自主化。
- 市場首見NTSR1靶向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藥物
為解決頭頸癌復發率高、存活率低的臨床挑戰,生技中心成功開發出全球首見以NTSR1(神經降壓素受體)為標的的抗體藥物複合體(ADC),具first-in-class(首見藥物)新藥的潛力。
該藥物結合具高度穩定性的抗體與小分子藥物,可專一性殺傷高表達NTSR1的腫瘤細胞,動物實驗展現優異療效與安全性,目前已完成多國專利佈局,未來將推進臨床驗證與技術轉移。
【新聞聯絡人】
吳宗翰 組長 02- 77003800#5126、0937-665858;hanswu@dcb.org.tw